打造阳光康养的“诗和远方”

www.maomin.org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16     来源:攀枝花日报      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  2019年,攀枝花康养产业展示馆开馆,呈现出康养产业发展的美丽画卷;2021年1月,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攀枝花举行,并发布了《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标准体系》和《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监测制度》……

 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,全市康养产业稳步发展,书写着阳光康养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
  “康养+”融出新格局

  “攀枝花的阳光、水果太安逸了,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。”9月15日,仁和熹年颐养中心75岁的胡全志老人在院子里看书。胡全志是山西人,一到冬 天哮喘就会发作,听朋友说攀枝花的冬天很暖和,天天都能晒到太阳,于是有了到攀枝花过冬的想法。刚开始来时,孩子们还不放心,在得知胡全志所住的颐养中心 每餐有营养师搭配,有专业人员查血压、量体温时,子女才放心了。

  来自哈尔滨的陈世玉老人跟胡全志有同样的感受,从2015年开始,陈世玉每年都会来攀枝花过冬,她已把攀枝花当成了第二故乡。

  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、年均气温20.3℃的攀枝花,冬有暖阳,夏有清凉,特别适宜避寒消暑、休闲养生。2010年,攀枝花率先提出“康养”概念,成为全国康养产业的首倡者、先行者和标准的提供者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攀枝花依托阳光、气候、环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大力发展“康养+农业”“康养+工业”“康养+医疗”“康养+旅游”“康养+运动”等新型业态,形成“大康养”发展格局,“加”出了新模式、新融合、新业态、新格局、新生活。

  2017年11月,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13项康养产业地方标准。2018年,结合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目标定位、现有基础,新制定发布9项康养 产业地方标准。首次定义了康养产业、康养服务等基础术语,区分了候鸟型养老、居家养老等不同的服务规范,对康养民居旅馆服务质量作出要求,并实施了等级划 分,对环境与生态保护进行了行为规范。

  2019年,攀枝花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,市委对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作出谋划部署,提出按照“养身、养心、养智,避寒、避暑、避霾”理念,围绕“一核 一带三谷”康养产业布局,全力打造“冬日暖阳、夏季清凉”康养品牌,大力实施“5115”工程,即加快建设5个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、10个国家级(省级) 特色康养村、100个康养旅居地和50个医养结合点。到2025年,康养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,发展总体水平全国领先,基本建成闻者向往、来者依恋、居 者自豪的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。

  2020年,5个国际阳光康养度假区累计完成投资59.75亿元,2个特色康养村成功创建3A景区,优化调整15个康养旅居地和7个医养结合点。大力推动 康养与运动、文旅、医疗、农业、工业深度融合发展,完善发展体系,推进新旧动能转换。新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50余家,成功纳入全国首批跨省普通门诊就医直 接结算城市;建成农业产业园7个,开发乡村精品旅游线路9条;新增规模以上“康养+工业”企业1户,全市“康养+工业”产品达到29种。

  康养进社区进乡村

  目前,攀枝花正以“全域康养、全民健康”为目标,计划用5年时间,分级分类推进康养进社区、康养进乡村,康养进社区,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全面的康养服务。

  家住米易县河西小区的赵元松对康养进社区项目最有发言权,他每天都会到家门口附近的“悠然南山”日间照料中心,与伙伴们一起唱歌。“悠然南山”日间照料中心是我市推动康养进社区行动的样板之一,每天都会有不少老人到这里唱歌、跳舞、下棋、画画,“耍”得不亦乐乎。

  康养进乡村,“阳光”照出了致富路。

  “今年,大部分的房间已经被预定了,来攀枝花过冬康养的人越来越多,生意也好做了。”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三角塘度假村老板李顺林说,他家的度假村开了16年,“这几年,一到冬天,36间客房都住满了客人,每年营业额有100多万元。”

  如今,我市正在申报“中国气候宜居城市”,助力康养产业发展,进一步打响宜居城市品牌,提升攀枝花康养知名度,扩大攀枝花康养影响力。同时。按照“环境 养身、文化养心、研学养智”理念,我市加快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,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“后花园”,努力使“康养攀枝花”成为 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落实的新典范。(记者 岳蕾娅)